欢迎光临
改版之后,重新出发……

真实张爱玲:一段倾城之恋 以张爱玲支付30万分手费惨淡收场

尘埃里开出花来:

每次路过常德路,我都会放慢脚步。你说西西,左右它不过是条繁华马路,至多再加上摩登二字,有什么可喜?不是。我喜欢它并不是因为它如今的热闹与摩登,而是那些被流年染绿又枯黄,沉积许久的芳华。

今天要讲的故事发生在常德路195号,如今我们称之为——张爱玲故居。这是一栋8层楼高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,由意大利籍律师兼房地产商人拉乌尔斐斯于1933年出资建造。不同于那些门庭若市的旧居,张爱玲的常德公寓如今并不对社会开放,如果不是建筑墙上钉着的那一方小小铭牌,你可能只会把它当做一栋再普通不过的旧式小楼。

▲肉粉色的墙面上夹杂着些咖啡色线条,显的再是柔和不过了。

故事发生那年,常德路还不叫常德路,它叫赫德路。常德公寓也不叫常德公寓,它叫爱丁堡公寓。有这样一套西洋化的名字,是因为它属于旧上海的租界区。在那套公寓里,张爱玲和姑姑张茂渊住在一起。两人各居一室,有自己的独立卧室和盥洗室。中间由厨房相连,想见面时打开厨房门,不想见面就各自从消防门进出。张爱玲在1939年入住,直至1948年离开。足足10年。在此期间她达到了创作巅峰,陆续完成了小说《倾城之恋》、《沉香屑——第一炉香》、《沉香屑——第二炉香》、《金锁记》、《封*》、《心经》、《花凋》。除此之外,另一件大事也在悄然发生。一个叫胡兰成的男人走进了她的生活,并成为了她一生的“劫”

▲低调的很,只建筑墙上钉着一方小小铭牌。

胡兰成,1906年出生于浙江嵊县下北乡胡村。从小家贫,吃过许多苦,人生经历相当复杂。但再复杂的人,在初时也总是单纯的。因父母之命,他于1925年与发妻唐玉凤结合,婚后还算和睦。但不久后身体孱弱的玉凤就患病了,并在1932年因无钱医治病殁。一贫如洗的胡兰成借贷以葬妻魂,却四处碰壁,遭人讥讽。对于这样一段往事,胡兰成后来回忆道:“我对于怎样天崩地裂的灾难,与人世的割恩难爱,要我流一滴眼泪,总也不能了。我是幼年时的啼哭,都已还给了母亲,成年的号泣,都已还给了玉凤,此心已回到了如天地之不仁!”就是这些磨难,让这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文人,在挣扎中逐渐丧失了自己的人格、尊严、价值观。直至后来颠倒是非,成为了**罪人。

▲张爱玲旧照。

话说回来,当1944年他认识张爱玲时,是有家室的。发妻玉凤离世次年,他娶了在广西百色中学教书时的同事全慧文,不久后全慧文患病。他又另娶了歌女应英娣(歌女小白杨)。然后认识张爱玲,又为爱玲倾倒,后来应英娣因不满他的滥情与冷暴力,毅然离婚。连阅人无数的歌女,初时都没能看穿他的*男德行,更何况年仅24,又内敛害羞,没有过多社会经历的张爱玲呢?

现在,和西西一起来看看*男胡兰成的套路。胡兰成在南京养病时,偶然从杂志上读到张爱玲的文章《封锁》,他觉得写的太好了,简直神来之笔。刚开始也许是文人与文人之间的惺惺相惜,他对同样有才华的张爱玲非常好奇。当他从杂志编辑苏青口中得知张爱玲是一位女子时,当即表示想要上门拜访。这个“索要地址”的要求被苏青婉拒了,理由是张爱玲从不轻易见人。但胡兰成坚持,苏青妥协。到底还是写了个地址交给他——赫德路192号公寓6楼65室。

▲张爱玲一生孤绝高傲。

胡兰成一回上海便立即兴匆匆地上门拜访,像一位志在必得的勇士。哪知在门外等了半天却吃了闭门羹,张爱玲果真不见生客。他胡兰成到底是懂女人心的,见情势不对,立马改变策略。他从门缝里塞进去一张字条,上面写了自己的拜访原因及家庭住址、电话号码。在结尾处乞求爱玲小姐方便的时候可以见一面。张爱玲看到这张纸条后,果然改变了主意,一刹那心动。第二天她主动打了电话给胡兰成,说要去看他,不久就要到了。接到电话的胡兰成自是欣喜若狂,但这结果却也在他的意料之中

▲胡兰成旧照。

见了面后,两人从局势聊到文学作品,自是滔滔不绝。而后话题被胡兰成转到了张爱玲身上。他说她与他想象中的不同,个子很高。但聊着聊着,又觉得她坐在那里,幼稚可怜相,哪像个女作家,倒像个未成熟的女学生。两人相谈甚欢,顿觉对方为人生知音。最后,胡兰成竟问起张爱玲每月写稿的收入。原本第一次见面就问这种私人问题是相当唐突的,但张爱玲却不觉得反感。只因是从他口中问出的,所以,真的很好。临走时,胡兰成送张爱玲到门口,并肩走了一段,他突然小声说:“你的身材这样高,这怎么可以?”胡兰成不愧是“恋爱大师”,这句话是非常“撩”的。为什么呢,因为这句“这怎么可以?”是从两人身高是否般配的角度出发,也就是从男女朋友角度出发来讲的。张爱玲哪见过这样霸道且直接的男人,她震惊了。但,真的很喜欢,心中的小鹿怦怦乱撞。

▲张爱玲故居,资料翻拍。

在这之后,胡兰成经常去张爱玲家里看她。一来二往的,看了三四回。张爱玲却突然感伤起来,大约是因为知道了他已有家室,不免感伤。遂叫他不要再来了。“恋爱大师”胡兰成是阅女无数的,一听这话便知道张爱玲是爱上了。当然不听,依然去,还要天天去。有一天,他向张爱玲提起刊登在《天地》杂志上的她的照片,张爱玲便取出来送给他,还在后面题上几句话: “见了他,她变得很低很低,低到尘埃里。但她心里是欢喜的,从尘埃里开出花来。”

张爱玲对于胡兰成,姿态到底有多低呢?有一次,她在信里写道:“我想过,你将来就只是我这里来来去去亦可以。”而对此,胡兰成曾得意地说:“我已有妻室,她并不在意。再或我有许多女友,乃至挟*游玩,她亦不会吃醋。她倒是愿意世上的女子都欢喜我……

后来胡兰成与妻子离婚,改与张爱玲结婚。他们没有走法律程序,只是以一纸婚书为凭。理由是胡兰成说怕日后时局变动,自己的身份会拖累张爱玲。他们的婚礼没有任何华丽仪式,只有张爱玲的好友炎樱为证。他们写了一张婚书:“胡兰成张爱玲签订终身,结为夫妇,愿使岁月静好,现世安稳。”前两句是张爱玲写的,后两句是胡兰成加上的。那一年,胡兰成38岁,张爱玲23岁。

▲张爱玲故居,资料翻拍。

可是这个男人马上就食言了。1944年底,国内情势变化,胡兰成领命到湖北接编《大楚报》,开始了与张爱玲的两次分离。刚赴任时,还时常记挂着张爱玲。有一次在武汉路遇**,他慌忙跪倒在铁轨上,以为自己命不久矣,在绝望时,他只喊出两个字:“爱玲!!”可没过多久,他又禀性难移,恋上了汉阳医院一个17岁的护士周训德。小周年轻,美貌,还懂事。他先是要小周做他学生,后来又改称女儿,再后来改称妹妹。最后索性不掩饰了,直接喊老婆。他说:“小周,嫁给我吧!!!”小周不同意,因为她不想进门做妾,她说:“我娘是妾,我做女儿的不能又是妾。”可胡兰成哪可能和事业正如日中天的张爱玲离婚呢?遂1945年3月放弃小周返回上海,一个月后与张爱玲坦白此事。爱玲怎么办?虽然伤心桥下春波绿,但还是选择原谅他。因为这是那个当初说要给她现世安稳的男人啊!!!

我将只是萎谢了:

那年下半年,国内形势发生巨大变化,胡兰成逃亡乡下隐姓埋名避风头。他住在诸暨斯家, 斯家的儿子斯颂德是胡兰成的高中同窗,胡兰成年轻的时候就曾在斯家客居一年,并且因为和斯家女儿暧昧所以才逼迫离开。当时斯家的男主人已逝,是斯家主母维持生计。斯家还有个庶母,名叫范秀美,大胡兰成两岁,曾经与斯家老爷生有一女。由于胡兰成的特殊身份,在诸暨也不安全了,所以斯家人安排由范秀美送胡兰成去温州范秀美的娘家避难。路上寂寞,胡兰成这位“恋爱大师”发挥特长,仅仅在路上那几天就搞定了寡妇范秀美。与对方走在了一起时,对外宣称夫妻。完全忘记了仍旧在上海等着他的张爱玲和在武汉等着他的小周。

******在这里西西插一段题外话。关于小周和苏青******

先说小周,后来她的下场并不好。胡兰成离开后,小周因他被关入监狱,受尽折磨。胡兰成在报上看到消息时说:“曾起一念要自己投身去代她,但是不可以这样浪漫,而且她总不久就可获释的。”恩,很好,这话说的很“胡兰成”。很会自我开脱,他总是很容易原谅自己。

另外,文章开头提到的杂志编辑苏青,也是下场不好。虽然胡兰成在描述自己一生感情生活的著作《今生今世》一书中篇幅平均的描写了8个女人,但却没有提到苏青。可苏青在自己写的《续结婚十年》里却提到了他(将他化名谈维明),那一段描述相当大胆。也因“抢男人”事件,苏青后来与张爱玲生了罅隙,这对闺蜜余生再无往来。

▲常德公寓有一间老式电梯(现已改造),这在当时颇为时兴。

而对这一堆乱麻,当时的张爱玲并不知情,她竟在乱世中千里迢迢前往温州去看胡兰成,这几乎是冒着生命危险的。而胡兰成面对突然造访的张爱玲,却是“一惊,心里即刻不喜,甚至没有感激。”慌乱的他让张爱玲住旅馆,自己还是和范秀美住在一起。白天去看张爱玲,晚上陪范秀美。这种奇特的举动,张爱玲怎么可能猜不透个中缘故?

到最后,张爱玲带着哭腔问他:“你与我结婚时,婚帖上写现世安稳,你不给我安稳?!”胡兰成不置可否。第二天,温州大雨。张爱玲离开,胡兰成送她。几日后,她写信来:“那天船将开时,你回岸上去了,我一人雨中橕伞在船舷边,对着滔滔黄浪,伫立涕泣久之。”张爱玲一生孤绝骄傲,几乎不哭,可是面对胡兰成的薄情,她竟然几度泪流不止。不妥协,他让你哭。妥协,他亦要你哭。这一场雨,让张爱玲明白,她是真的失去了他,没有任何误解,没有任何退路的失去了他。

▲常有书迷来拜访。因着不开放,只得隔着玻璃门瞧上几眼。

但是她还是不忍心他在逃难路上受苦,继续寄了大量她的稿费给他。后来,他回了次上海,就去找张爱玲。他甚至毫不避讳,将自己写的《武汉记》给张爱玲看。张爱玲看不下去,因为里头满满的都是小周。他又提起自己与范秀美。两人为此吵了架,当晚分房睡。第二天清晨,胡兰成去张爱玲床前道别,俯下身去吻她,她从被窝里伸出双手紧抱着他,泪水涟涟,哽咽中只叫得一声“兰成!”,便再也说不出话来

▲张爱玲:传奇里寻找普通人,普通人里寻找传奇。

没想到,这便是两人最后一次见面。 几个月后,也就是1947年6月,胡兰成收到了张爱玲的诀别信: “我已经不喜欢你了,你是早已经不喜欢我的了。这次的决心,是我经过一年半长时间考虑的。彼惟时以小吉故,不欲增加你的困难。你不要来寻我,即或写信来,我亦是不看的了。”小吉就是小劫的意思。当时的胡兰成已经脱离了险境,在一所中学教书,有了较安稳的工作。张爱玲选择他一切都安定的时候,才写来了诀别信。她随信还附上了整整三十万元,那是《新不了情》和《太太万岁》的全部稿费。亦是张爱玲所能留给他的,最后的温柔。

▲位于常德路上的张爱玲故居平日里并不开放。

尾声:

张爱玲曾对胡兰成说:“离开你,我将只是萎谢了。”萎谢的不仅仅是爱情,还有文采。此后张爱玲的创作跌入低谷。 她再也写不出动人的文字。一段倾城之恋,最终以张爱玲支付三十万分手费了断。

当然,胡兰成在之后的岁月里,并没有改掉滥情的毛病。他东渡日本后,先是恋上房东太太一枝,后又与佘爱珍结婚。或许恶人还需恶人磨,这佘爱珍可不是个简单人物,她曾是上海滩大佬的女人。大佬离世后辗转前往日本,遇到胡兰成。而胡兰成想通过勾搭她重新过上上流社会生活。但佘爱珍可是久经风浪的,她不像其他女子,她爱得很现实。比如张爱玲很爱钱,但分别时将自己30万的稿费全部寄给了胡兰成。而佘爱珍在胡兰成向她讨要去香港的生活费时, 却只给了他200块打发。而她自己一顿饭,都是要吃掉上千块的。

▲故居旁边的书店倒是顾客盈门。

看到这里,西西想你总归明白了。姿态低到尘埃里去爱另一个人,尘埃之中不会开出花来,只会呛了满嘴的尘。也没有人会爱上尘埃里的你。

最后,用张爱玲的一段文字结尾:

【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人间,没有谁可以将日子过得行云流水。但我始终相信,走过平湖烟雨,岁月山河,那些历尽劫数、尝遍百味的人,会更加生动而干净。时间永远是旁观者,所有的过程和结果,都需要我们自己承担。——张爱玲】

摄山河绮丽,书人情浓淡。

我是Mini西,我在路上。

2019/08/11

#本文中涉及到的图片均由西西拍摄于常德路张爱玲故居。请尊重原创图文。

1 2
赞(2)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壹网信息 » 真实张爱玲:一段倾城之恋 以张爱玲支付30万分手费惨淡收场
分享到: 更多 (0)